目前我國各地全面進入雷雨季節,戶外運動的危險系數也大大增加。近幾年,游客雨季在戶外不幸被雷擊的事件時有發生。7月16日,7名游客就在三峽大壩壇子嶺園區截流石噴泉池附近游玩時遭遇雷擊,其中2人身亡。那么,雷雨季外出旅游要掌握哪些防雷相關常識呢?
首先外出前要關注天氣預報。出行時要時刻關注氣象預警信息,當預報有雷雨時,應盡可能避免外出游玩。從雷暴出現的時間分布看,下午打雷的幾率比上午高很多,天氣又相對涼快,因此,上午才是山區旅游的黃金時段。
在雨季安排戶外旅游,出門最好穿著橡膠運動鞋,身上盡量不帶鑰匙、項鏈等金屬飾品,尤其要注意不要佩戴金屬框眼鏡。而雨傘大都是鐵制或是塑料制的,被雨水打濕后亦能導電,尖長的雨傘很容易成為雷擊的目標,因此穿雨衣要比打傘更安全。
因水面接閃幾率較大,雷雨天氣即將來臨時,應立即終止正在進行的游泳、劃船、釣魚等水上運動。
戶外旅游遭遇雷電天氣時,最要緊的是尋找到最近的建筑物避雷,絕不停留在大樹下、鐵塔旁或金屬旁避雨,遠離高大、孤立的物體。在相對空曠、平坦的地方遇到雷雨,可找地勢低的地方蹲下,雙腳并攏,手放膝上,身體向前屈,胸口緊貼膝蓋,盡量低下頭。千萬不要躺在地上,手不要撐地,也不要與人拉在一起。
如果是在茂盛的森林里游玩時忽遇雷電天氣,要迅速尋找山洞或山凹低洼處,盡量遠離樹木,將自身身體高度降低,寧可淋雨,不使自己處于空曠地高點的位置,防止遭雷擊。如萬不得已,則須與樹干和枝椏保持3米距離,下蹲并雙腿靠攏。
近年頻頻出現在長城、郊區深山里的游客被雷擊事件。如果是長城上,要盡量將自己身體放低,不要跑到最高點。可以躲進烽火臺、城樓里避雨,但是要遠離城樓的金屬帶,不要在烽火臺上將手或頭伸出去。
在選擇野外露營營地時,要選擇避風高爽處。注意不要在高樹下面或者電線桿等的下方。雷擊主要發生在山的南坡;傍湖一面的山坡落雷多于背湖的另一面的山坡。由于雷電通常在雨天,無論帳篷支架是什么材質,帳篷的面料都因濕水而成為導體。所以在對雷電的吸引上,更多的是由高度決定而不是帳桿的材料。在雷電十分強烈又沒有合適地形的時候,甚至可以將登山杖或帳篷桿拉到最長,插在離帳篷10米左右的地上,而自己最好蜷縮在沒有帳桿的帳篷里。
- 新起點,新征程--公司喬遷新址,開啟輝煌篇章!
- 易龍
- 2025-03-10
- 祝賀|易龍再度榮膺2024年度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十大匠心產品品牌企業
- 易龍
- 2024-12-19
- 【喜報】祝賀易龍安全團隊榮獲第九屆“創客中國”視覺智能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(創客組)三等獎
- 易龍
- 2024-09-29
- 十一國慶安全出行
- 易龍
- 2024-09-24
- 【防雷知識】浪涌保護器的作用
- 2024-06-14
- 園區消防演習圓滿舉行,易龍防雷科技助力安全防線
- 易龍
- 2024-06-13